3月29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与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AR开发系列课程在艺术学院正式启动。工作坊以“虚实融合创新设计”为核心,通过AR技术解锁虚实交互新玩法。主讲教师朱逸骁通过理论讲解、实战开发与作品路演三大环节,带领学生探索从静态图像到动态交互的全链路设计。工作坊吸引了来自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动画等专业的学生参与,通过密集的理论学习与实战开发,深入探索增强现实技术的开发流程与应用潜力。






课程伊始,来自企业的技术导师以“AR教科书”为例,结合《Pokemon GO》、工业元宇宙等案例,剖析技术趋势与行业前景。同学们通过Rokid AR眼镜体验手势交互、空间锚点定位等基础功能,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Unity开发环境配置及首个AR场景搭建。首组亮相的《蜂群环绕:自然共生的数字诗》由环境设计专业团队打造——扫描校园郁金香图片,AR界面随即生成蜂群动态特效,手势滑动可调节蜂群密度与飞行轨迹,团队成员解释灵感源于“科技与生态的对话”:“当蜜蜂以代码逻辑在虚拟世界‘采蜜’,我们想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重构自然叙事。”第二组《太极AR武者:水墨丹青入赛博》则掀起国潮风,国画专业陈同学团队通过扫描太极拳谱插图,触发AR水墨武者演绎“云手”“单鞭”等招式,动作数据融合传统武术套路与AI算法优化,武者衣袂飘动间隐约浮现“内力流动”粒子特效。陈同学坦言:“调试时发现太极拳的‘圆融’与AR的‘精准’竟能如此契合,这或许就是东方哲学的代码表达。”
企业的生态拓展负责人冉旭指出,本次工作坊不仅聚焦技术普及,更注重产学研融合:“学生的作品虽显稚嫩,但已展现出对真实需求的敏锐洞察。例如用AR简化实验室设备培训流程,或为校园导览注入互动叙事,这些创意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用户视角。”据悉,工作坊同学已获邀参与企业的秋季开发者大会,并有望接入企业资源进一步孵化。活动现场,学生感言成为技术落地的生动注脚。“我曾以为AR是科技巨头的‘魔法’,直到今天用手势让高达‘活’过来,才明白——所谓黑科技,不过是好奇心加一行代码。”计算机学院张同学感慨。动画专业程同学则笑称:“教授说我给太极武者加的‘内力特效’过于玄学,但当他亲自体验后,立刻问能不能给八段锦也做个AR版……”


人工智能、虚实融合的浪潮下,这场工作坊如同一把钥匙,为年轻学子打开了技术赋能创意的新世界。正如工作坊负责人杨东润副教授(艺术学院数字媒体动画系系主任)所言:“AR不仅是工具,更是每个人重塑现实的画笔——只要心怀好奇,校园亦可成为元宇宙的起点。”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合作,让创新真正扎根于现实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