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与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也正逐渐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机遇。
基于此背景,由江苏大学艺术学院主办,江苏大学图书馆、江苏中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办的以“艺术与设计中的智能创新:艺术现状、技术和人为因素”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于6月1日在江苏大学举行,本次学术论坛共邀请十位嘉宾进行专题学术演讲。论坛伊始,张济建副校长莅临现场并致欢迎辞,紧接着Stephen Richard Drown、钱振宇、陈英杰、金炳奇及Kwon Eunsok五位嘉宾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美国爱达荷大学及俄亥俄州立大学景观建筑终身荣誉教授,Stephen Richard Drown带来主旨演讲——由设计主导的信息与价值的传递经验。Stephen教授以景观建筑为例,引出人与环境交互的四个原则:Novelty(新颖),Complexity(复杂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nflict(冲突),并通过案例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

在之后的报告中,美国普渡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终身教授,钱振宇(Dr. Cheryl Zhenyu Qian)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物联网时代的设计讨论。钱教授梳理了物联网时代的产生过程并探讨了设计师在飞驰的物联网时代的角色与可能性。美国普渡大学终身教授,陈英杰(Dr. Yingjie Chen)深度探讨了设计信息可视化的美学与感知问题。他运用相关数据可视化案例为在座师生展示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可视化的意义与价值。
韩国新罗计算机S/W工程系教授金炳奇(Kim,Pyeoungkee),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环境,展开了关于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相关介绍。金教授详细阐述了GAN在建筑、产品、艺术等多领域的运用。他指出,完全自动化的设计距离我们仍然还有一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参与的创新性设计在强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前还不太可能;而创造性(Creativity)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设计教育内容,设计师的敏锐性与人文关怀需要被重视。未来的设计形式下,设计师的角色是决定设计什么(Designer for WHAT to design),人工智能重在处理如何设计的问题(AI for HOW to design)。
创意设计思维和设计策略开发专家Kwon Eunsok介绍了艺术与技术整合的转化设计研究。她提出:转化性设计(Translational design)为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引导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创造力、跨学科交流、基于问题或项目的设计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她认为在艺术与技术整合的框架下,设计师需要掌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用设计以及可持续性设计等相关内容。Kwon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主动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于此相对应的,研究学者在这一框架下需要做到自然探究模式,参与式主动研究;而产业方面则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以及可持续发展。
下午场的五位学术嘉宾Chun HyunJin、Harry den Hartog、 Kim TongJin、黄建华和李育菁,分别带来了“跨学科的设计研究与设计教育”以及“设计与感知”两个方面的主题讲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Chun, HyunJin为在座学者展开了遗产景观与旅游规划中的数字文化景观设计。通过GIS技术在遗产景观分析、网页设计、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向学者们展示了技术在文化遗产景观中的运用。
独立城市设计师Harry den Hartog通过在上海的三个社会技术实验案例,深度分析了低碳设计的承诺与实现。他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三个技术实验的具体目标、技术方法以及实验流程。
普渡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副教授Kim,TongJin为各位学者带来了未来用户体验的可能性思考。他在演讲中提到,在人机交互中输入设备(Input device)与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融合一体的概念。以可穿戴设计的交互为例,他提出人类的身体可以作为数据输入和数据运用相结合的有机自运行系统。在演讲的最后,他提到设计师的重要任务是运用今天的技术构建并优化未来的用户体验。
台湾顶尖设计师黄建华通过具体设计案例讨论了创新“迷思”(The myth of innovation)。他在演讲中提出了创新和创意在概念上的差异,认为创新是为了改善原本的使用方式,不管是形式的创新、材料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使用方式的创新或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设计结果。
最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李育菁博士展开了从设计产品到设计渴望(Design desires) 的讨论。她在演讲中提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间的区别;从包装、迷思的建构、商品空间氛围等几个方面深度阐述了产品设计与消费者需求间的关系。
十场高质量的主题演讲,为在校师生、众多行业专家传递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如何融合为主线,探如何推动新一代智能化技术在文化与教育等领域的集成应用问题。本次国际会议是艺术学院基于近年来江苏大学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策划的,旨在通过多位国内外创新设计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学术分享,创造沟通平台,共同交流设计创新实践经验,分享并探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机制途径,让艺术与设计在新的目标、新的机遇前面,继承传统,发扬文化,加快创新,取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