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讲座之“乡关何处?艺术乡建之我见”
发布日期:2020-07-21 点击:

7月20日上午,江苏省研究生暑期学校“乡村样本•国际整合设计研创”系列讲座之二“乡关何处?艺术乡建之我见”如期进行,本次讲座邀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德教授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展开,讲座由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陈见东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李超德教授在讲座中首先以“如何让现代设计回归意匠的温暖”这一话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通过对乡愁和乡村之间的部分冲突现象的解读来嘱咐同学们需要对本次乡村样本·国际整合设计研创从意义层面和观念层面进行深层次解读。

讲座中,李德超教授从政策和理论的视角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设计扶贫”和“新乡村主义”的概念由来和发展,同时对比多个国家地区的设计扶贫策略方法,认识设计扶贫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李德超教授指出所谓“设计价值”,一般认为设计价值就是以价值为标准对设计现实中的各种设计现象和设计问题进行把握,对设计目标和设计方案进行理性评价和选择。李德超教授还表示我们现阶段的设计扶贫在邻国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对接高校、企业、设计师等资源,实现了包括业务帮扶、技术资金扶贫、信息成果扶贫等模式,设计扶贫攻坚战势在必行。

随后,李超德教授从“艺术乡建”不能成为盆栽应该是充满温情的有机整体的思路深入剖析。李教授表示艺术乡建是由艺术家、设计家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旨在以艺术激活传统文化,以艺术推动村落复兴,以艺术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艺术乡建倡导保护文化遗产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李教授还通过西安建筑大学几个青年教师黄河岸边村落的改造实践(夯土建筑)、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窑洞改造”(洞穴和夯土)、王澍中国美院“水岸山居”会议中心的设计(十八堵夯土墙)等案例佐证这一观点。

最后,李超德教授通过由隈研吾的设计而启发表达了“高级的设计是不留痕迹的”这一观点。介绍了隈研吾的设计思想并分析了这种设计思想所形成的背景原因,强调了东方设计美学思想将建筑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的这一特征。最后,李教授给同学们留下我们乡归何处、真正的乡村样本在哪里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在互动环节,李超德教授悉心为同学们解释了现代农村建筑被城市化进程替代的现象,明确了我们进行研究的乡村的真实定义,分析了工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中看起冲突实则不然的具体原因,倡导同学们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精神状态着手分析,真正的进入乡村世界。

李超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学科设计学博士点带头人,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江苏省教学名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服装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美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文联委员,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兼职、客座教授。曾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艺术和设计理论研究,出版学术专著《设计美学》、《服装评论》、《设计的文化立场》、《体验视觉》、《马里兰的夏天》、《迁想妙得》。参与大型学术著作《中国衣经》、《文明的轮回》编委和撰写工作。先后在《装饰》、《美术观察》、《美术研究》、《艺术百家》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以及其它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艺术与设计评论70余篇。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江苏省高校学风监督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