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
English | 江苏大学首页 | 旧版回顾     
艺苑新闻
学院新闻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您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old > 艺苑新闻 > 媒体聚焦    
经济参考网:“非”比寻常,精彩“遗”夏——江苏学子寻遗录
撰稿人:   审稿人:马成成

为领略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造物智慧,让传统手工艺更好的流传下去。八月上旬,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寻遗录”团队开展了“‘非'比寻常,精彩‘遗’夏”暑期实践活动。

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非遗传统文化教育是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青少年民族文化自信、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八月初的镇江,已然是高温连连,他们顶着骄阳,走访了铜板彩画传承人康顺伟老师和太平泥叫叫传承人周宝康老师。

寻遗录——铜板彩画:妙笔生花绘绮境

“铜版彩画”是一种将铜版腐蚀后对出现的凹凸肌理进行色彩填充的新型工艺技法,因为集雕刻与绘画于一体,所以作品兼具层次感和立体感。铜版彩画传承人康顺伟老师已经从事铜版彩画设计二十余年,创作的“铜版彩画”曾多次作为镇江市政府、市政协礼品赠送外宾。康顺伟老师的作品曾参展“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中国艺人节”,多幅作品在国内外获得较高声誉。

江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邀请到铜版彩画非遗传承人康顺伟老师向队员们介绍铜版彩画的历史和技艺,并指导队员们学习铜版彩画的制作,让队员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传承人康顺伟老师为队员们讲述非遗与传统文化知识、科普铜板彩画的起源、现状、发展及传承面临的困难。牟春龙摄

寻遗录——太平泥叫叫:小泥塑大精彩

“太平泥叫叫”是发源于镇江的一种民间泥玩具,用黄泥土捏制而成,可以吹出响亮的哨声,刻以花纹,复附其油彩,小巧娟丽。据镇江民间艺术研究人员张国金所著的《古邑春秋》中记述,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相传源于公元420年-589年的南朝。它用本地山泥经炼泥、捏塑、刻画、刺吹孔、焙烧、上色等多道工序而成,能吹出多种哨音,题材有瓜果鱼虫、飞禽走兽等,其名“太平”寓意吉祥。

江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金山街道西津古渡社区,向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人周宝康老师就太平泥叫叫和镇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方面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大家有幸参与到泥叫叫的制作过程中,和周宝康老师一起体验了一把传统艺术带来的魅力。(耿华昌 谢春凯 马成成)

图为周宝康老师为队员讲解每一个太平泥叫叫的寓意和背后的故事。谢春凯摄

原文连接:http://www.jjckb.cn/2020-08/17/c_139296853.htm

录入时间: 2020-08-19    〖返回〗  〖收藏〗 阅读次数:
联系我们 |   学院地图 |   下载服务 |   友情链接  

建议分辨率:1440* 900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邮编:212013

     本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