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非遗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一个时代的精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2019年7月6-8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开展了“壶小乾坤大,典雅韵味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6日小队成员前往了西津渡的太平泥叫叫的传承人周宝康先生的处所。去探寻泥叫叫的悠久奥秘。
进入屋内,展现在小队眼前的是周宝康先生的新作。它做工精致,造型严谨,给人以一种鲜活的灵动感。紧接着,周宝康先生又和马成成老师以及小队成员交流当下非遗保护的现状以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周宝康先生强烈地批评了当下某些艺术家为了博人眼球而对作品毫无底线的创作。跟小队成员交流了很多,实实在在地让大家感受到了非遗保护现状的严峻。
接下来周宝康先生又很热情地指导学生制作了自己喜欢的泥叫叫,他的方式生动活泼,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兴趣,他了解了每一个同学的思路,仔细地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清晰的定位。
7月8日,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分队探访了非遗紫砂壶手艺传承人李寒勇老师的工作室。李寒勇善于手工筋纹器与大度光器紫砂传统之创作,可谓是中青代之优秀紫砂传人。他制作的紫砂光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停匀、比例协调、转折圆润、隽永耐看,可谓一绝。
首先,李老师先向小队简单介绍了紫砂工艺,过程中他文词清晰,吐字豪迈,可见他对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接下来,他的大徒弟向大家展示了手工制作紫砂壶的场景,并简单介绍了制作紫砂壶的工艺流程。紧接着,他的大徒弟向小队成员们介绍了李老师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的特点及其内涵,使每一个成员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匠人独特的魅力。
接下来李老师和小队成员们亲切的交谈,从自己的生活状态聊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的兴趣十分广泛,对很多事物都有涉猎。作为一个技艺精湛的匠师,大家折服于他那生活豪迈,创作精细的气质。
下午,实践小队参观了蜀山南古街和宜兴陶瓷博物馆,感受到了宜兴古街独特的韵味。博物馆中各式藏品琳琅满目,它们,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游走于博物馆中,这长长的走廊仿佛历史长河一般,从古至今。给予了大家宁静,和美的感受。
非遗保护之路是漫长的,但是,需要的是大家的行动。同学们去发现,去传承,也许,这些非遗文化可以再一次回到世人的生活之中。实践小队也见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开拓了成员们的视野,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究竟有过怎样的文化历史。有了这样眼界的开拓,相信在以后的艺术、学术创作中,这些非遗文化会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灵感与启发。
责任编辑:董礼